登录 注册 下载

ESG投资的内涵、分类及标准研究|资本市场

1589 views

5

文/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袁吉伟

全球可持续发展挑战严峻,与之相关的资金投入持续提升。当前,有关ESG投资的价值、策略、收益等方面研究较多,但是对于ESG投资本身内涵和外延的研究较少,有必要深化此方面的研究。本文分析ESG投资的内涵,对ESG投资进行分类,探讨ESG投资的标准,并针对ESG投资的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ESG投资的内涵分析

ESG投资的定义

从全球看,联合国认为ESG投资或可持续投资是将社会、环境以及治理因素纳入投资决策的投资方法。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

UN-PRI)将ESG投资定义为将ESG因素融入投资决策和积极所有权的一种投资策略和实践。欧洲可持续投资论坛视可持续和ESG投资为将ESG因素融入投资组合研究、分析以及投资标的筛选过程的长期投资方法。安联全球投资者公司认为,ESG投资是将ESG因子融入投资决策的一种投资方法,能够更好地管理风险以及增强长期投资回报。

从我国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认为ESG社会责任投资是新兴起的一种长期投资理念,即在选择投资标的时,不仅仅关注其财务绩效,同时还关注其社会责任的履行,考量其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嘉实基金认为ESG或可持续投资是在投资决策与管理中纳入ESG等非财务因素的投资方式,旨在更好地管控风险、创造长期可持续的回报以及为环境和社会带来正面效益。

各类机构对ESG投资的定义趋于一致,均将ESG投资界定为融入ESG因素的投资方法或者策略。不过,各机构强调的重点也有所差别,UN-PRI强调除了在投资决策中,还要在积极所有权中融入ESG因素;嘉实基金进一步明确了ESG投资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管控风险、创造可持续的投资收益以及带来积极的社会和环境绩效。

ESG投资定义共识性较强,而且简单易懂,但也存在三方面的不足。第一,缺乏目的导向。现有ESG投资定义重点强调了投资过程融合ESG因素,但是没有说明ESG投资的结果要求,容易导致ESG投资迷失方向。全球面临突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由ESG投资贡献解决方案,只有ESG投资产生正面的影响才有利于加快全球可持续发展步伐,也能够提示金融机构注重兼顾财务回报和正面社会效应,增强投资的目的性和使命性。

第二,ESG内涵不清。环境、社会和治理每个领域都是很宽泛的维度,所要考虑的ESG因素较为广泛,ESG信息披露和评价也存在很大分歧,影响ESG投资实际效果。此外,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科学研究和金融实践还不够丰富,部分领域甚至缺乏比较合适的量化衡量指标,影响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第三,未强调双重实质性原则。ESG投资仅注重被投资企业或发行人受到社会或环境的影响,缺乏企业对社会和环境影响的关注,没有强化双重实质性,降低了从投资到企业ESG行为的传导效率。

基于以上视角,笔者进一步扩充ESG投资的定义,认为其是将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社会平等等ESG因素融入投资决策过程,在获取长期稳健投资收益的同时,能够通过直接投资或者影响被投资企业或发行人等方式产生积极的社会和环境影响,助力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难题的投资方法。

ESG投资的特征

ESG投资是一种全新的投资理念,更加关注非财务因素,是对传统投资理念的优化和升级。比较来看,ESG投资的投资流程基本与传统投资流程基本一致,并不需要做太多改变,但是在融入ESG因素的方法和技术上需要有实质性变革,重构由风险——收益——ESG组成的投资组合有效前沿曲线。这使得ESG投资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长期性。ESG投资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一脉相承,更多是从投资的角度考虑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聚焦气候变化风险、社会不平等等中长期问题,更积极和耐心地影响企业关注社会和环境表现,降低负外部性。因此,ESG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降低短期逐利行为,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稳定性,为客户创造更可持续的投资收益。

二是非负面性。ESG投资的核心是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不能继续对环境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或者应该持续降低被投资企业及发行人对社会和环境的负面影响,这是投资底线。在此基础上,ESG投资可以参与沟通、投票等方式促进被投资企业改善ESG表现;也可以通过影响力投资的方式,贡献可量化的影响力成效;还可以通过催化投资的方式,为社会和环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三是目的性。ESG投资涉及的领域广泛,但是核心目的在于解决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风险等当前突出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关心低收入群体、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因此,ESG投资应该具有使命导向,锚定全球重大倡议或者战略目标,通过开发产品、创新业务模式等手段,持续引导社会闲置资金流向这些关键领域,帮助提升全社会福祉。

四是效益性。ESG投资不是做公益慈善,其对投资回报有所要求,但可能对具体收益水平的要求有所差异,有的投资者希望获得市场平均收益,有的投资者仅实现资产保值,以换取更大社会和环境绩效。此外,ESG投资在稳定收益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平衡风险,深入分析环境和社会风险可能对企业财务和资产价值的影响,进而管理好下行风险。

ESG投资的分类

明确了ESG投资的内涵后,还要进一步研究其外延,更好地理解ESG投资的表现形式,为洞察ESG投资市场、了解客户偏好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当前,全球尚未有权威的ESG投资分类,主流分类有三种,分别为策略分类、第三方机构分类以及监管推动的分类。

基于投资策略的分类

以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GSIA)、美国可持续投资论坛等ESG投资行业组织为代表的机构主要以投资策略为依据进行分类。这些机构统计范围较为广泛,涵盖了资管机构、资产所有者等参与ESG投资的主体,统计数据更加全面。截至2021年末,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六国ESG投资规模为16.27万亿美元,其中影响力投资、正面筛选、主题投资、负面筛选、ESG整合、企业沟通和股东行动的规模分别为550亿美元、5740亿美元、5980亿美元、56470亿美元、55880亿美元和80530亿美元,企业沟通和股东行动、ESG整合和负面筛选是规模最大的ESG投资分类。

以投资策略对ESG投资进行分类,优点在于此方法共识性强,容易操作,而且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已经连续多年发布此类统计数据。缺点在于,第一,各类投资策略的内涵还不完全清晰,诸如对于ESG整合而言,达到如何程度才算得上是ESG投资尚不可知,会导致分类数据存在问题。2021年,美国较大幅度修订了统计数据口径,ESG投资规模显著下滑。第二,很多金融产品不止采用一种ESG投资策略,而是多种策略一同使用,会造成分类统计数据总和要远大于ESG投资总规模。第三,单纯使用ESG策略并不能保证其就一定属于ESG投资,部分国家采用了更加详细的衡量标准。因此,此种分类方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ESG投资规模,2020年欧盟收紧ESG投资的监管要求,导致其统计数据有一定下降。

第三方机构的分类

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等组织每年或每两年发布统计数据,未提供更高频数据,无法满足相关研究需求。为此,第三方机构建立ESG投资标准,对市场发行的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等各类资管产品进行贴标签和分类,形成ESG投资数据库,为市场研究提供便利。

晨星较早开始搜集整理全球ESG基金数据,主要依据基金目的辨识可持续基金,重点是分析基金名字以及相关文件中包含相关信息。识别ESG基金的方法是根据基金发行文件或者向监管报告的文件内容,重点挑选聚焦可持续、影响力或者ESG因素的基金,并进一步与基金公司交流了解基金运作情况,最终确认是否归属于可持续基金。晨星将可持续基金划分为类ESG基金以及可持续投资策略基金,后者包含ESG基金、影响力基金和环境行业基金。ESG基金包括ESG整合基金、ESG参与基金;影响力基金包括性别平衡及多元化、低碳、社会发展、环境以及其他影响力主题基金;环境行业基金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水、一般环境行业基金。

第三方机构分类的优点在于能够较好地满足投资研究需要,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短期限内对大规模资管产品进行分类;不足之处在于仍然缺乏比较可靠的理论依据,而且单纯依靠自动化识别ESG基金,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分类的流程把控至关重要,但是第三方机构相关信息披露较少,也未受到监管部门监督。 

监管部门的分类

为了防范洗绿问题,监管部门逐步注重ESG投资的监管,特别是信息披露方面的监督,当然也是探索为ESG投资建立分类体系,更好地实施差异化监督管理。

2019年,欧盟制定了《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将ESG投资划分两类,其一,Article 8产品(也称为浅绿产品),具有促进环境或社会的特征,可能开展可持续投资,但并不是核心目标;其二,Article 9产品(也称为深绿产品),将可持续投资作为核心目标。借鉴欧盟做法,美国和英国紧随其后,纷纷发布ESG基金信息披露监管政策建议。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建议将ESG基金划分为可持续聚焦基金、可持续提升基金以及可持续影响基金三类。可持续聚焦基金主要投资具有可信标准的环境或社会可持续资产;可持续提升基金投资具有潜力实现可持续性的资产;可持续影响力基金主要投资环境或社会方面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实现可衡量的社会或环境正面影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建议将ESG投资划分为ESG整合基金、ESG聚焦基金以及ESG影响力基金。

监管部门的分类制度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将从根本上影响ESG投资市场运作,鉴于ESG投资仍在成长过程中,各国在推进此方面的制度建设时都相对审慎,避免限制ESG投资创新。总体来看,监管部门采用的ESG分类有利于弥补ESG投资分类标准缺失的遗憾,也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ESG投资的特征以及加强差异化监管。

ESG投资的标准

在理解了ESG投资的内涵和外延后,从ESG理念转变为ESG产品,仍面临一大挑战,那就是ESG投资产品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涉及ESG投资的标准和规范问题,是一个新的领域,也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成效的关键一步。

ESG投资认证制度

为了更好地推广ESG投资,部分国家地区已建立专门的ESG投资认证制度,接受金融机构自愿申请,对已发行的ESG产品进行再确认和过滤,对符合标准的产品贴标,有利于弥补监管政策缺失情况下的市场监督,降低投资者主动识别ESG投资产品的难度,更好地推广ESG投资产品服务。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已建立绿色基金和ESG投资认证制度,欧盟正在推动建设统一的金融服务生态标签,这些认证主要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或者非营利组织负责实施。

以法国社会责任投资标签认证为例,该制度始于2016年,主要适用于欧盟可转让证券集合投资计划以及没有杠杆效应的另类投资基金。该认证有六方面要求,第一,明确财务和特定ESG目标,并将ESG因素融入投资政策。

第二,发行人分析和ESG评价方法,重点评估基金管理机构具备ESG评估和资产筛选能力,并积极为此投入资源。

第三,运用ESG策略构建和管理投资组合,重点评估投资组成构成情况,一般要求90%以上的资产符合ESG标准,投资组合已从初始可投资资产中排除20%或ESG评分高于可投资资产的均值。

第四,制定ESG参与政策,重点评估是否制定了投票和参与沟通政策,与基金投资目标的一致性,基金管理机构投入的人力资源。

第五,证明投资组合的ESG表现,重点评估基金管理机构至少每年披露ESG管理情况,说明投资组合构成、ESG风险管理政策和尽责管理情况。

第六,基金ESG绩效表现,重点评估基金管理机构持续追踪投资资产的ESG表现情况,向投资者披露ESG表现评估方法和所使用指标,重点是环境、社会、治理和人权表现,而且投资组合至少有两项指标相对基准指数要更好。

ESG投资的监管制度

为明确ESG投资产品边界,部分国家地区开始提出确认标准和方法。很多国家以是否采用了ESG投资策略作为识别ESG投资产品的标准,加拿大投资基金标准委员会在确认责任投资基金时,需要该基金在监管文件中明确所采用的投资策略为主题投资、排除投资、影响力投资、股东参与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使用。

单一的监管策略并不能保障确认ESG投资产品的有效性,2022年,东盟发布《东盟可持续和责任基金标准》,该标准要求ESG基金需要具有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全球契约原则等国际通用的原则一致的目标,采用通用的ESG整合、积极股东主义、伦理投资、影响力投资、负面筛选、主题投资、正面筛选等方法,并且与投资目标和策略一致的净资产占比不低于2/3。与东盟类似,我国香港地区审核ESG基金时,要求该类基金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作为投资重点,并在投资目标和投资策略中反映出来,通常使用筛选、主题投资、影响力投资、ESG整合等方式实现投资目标和策略。

除此以外,欧盟和美国推进ESG基金命名的规范性,均要求投资组合80%以上的资产与基金名称、投资目标和策略保持一致,并在合格资产占比偏离时,给予一定调整期限。英国尚未出台明确要求,但是也对ESG基金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ESG基金命名、目标和投资政策、投资策略相一致;二是具有交付能力,包括数据、专业人员等资源投入,投资组合要充分反映投资目标;三是前期营销和过程管理中要加强信息披露,方便投资者科学合理决策。

问题及建议

问题

一是ESG投资术语缺乏规范。ESG、ESG投资、ESG策略等专业术语使用频率较高,应用范围较广,但是并没有全球权威的标准定义,因个人、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容易造成不同术语的理解不同,缺乏统一的沟通基础。

二是ESG投资洗绿问题日渐突出。社会公众ESG投资热情越来越高,根据数据100的2023年调研数据,84%的受访者愿意投资绿色金融产品为社会和环境做出积极贡献。为了社会资金,各金融机构纷纷涉足ESG投资,部分金融机构将传统产品更名为ESG产品,部分新发行产品也存在投资目的不明确、运作不透明等方面的问题,洗绿风险的担忧日渐上升。

三是ESG投资产生的积极效应不足。现有ESG投资定义更多强调融入ESG因素,但是未强调对社会和环境的正面贡献,导致ESG投资的直接或间接社会和环境正向影响不足,对于解决可持续发展难题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等方面的助力不高。

四是ESG投资的国际标准可比性不强。各国均在积极探索ESG投资的命名、标准以及信息披露方面的监管,但是在分类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部分跨国金融机构在国际间发行产品将面临过高的合规成本。

建议

一是深化ESG理念认知。一方面,加强ESG投资专业术语标准化进程,消除国际间、机构间交流障碍;集合专业学者、金融从业者等专业人员力量,强化重点ESG主题的深入研究,将其有效应用到投资实践中,提高投资效能。另一方面,社会大众对ESG理念的认知还比较低,对ESG投资的理解仍有偏差,需要通过科普文章、短视频等方式加强投资者教育,让普通居民更好地了解、参与ESG投资。

二是优化ESG投资分类。深化ESG投资外延的理解,结合监管、研究等目的,进一步研究ESG投资分类,形成全球统一分类规则,对不同类别的ESG投资产品进行差异化监管;加强数据统计分析,深化ESG投资领域的趋势研判和洞察。

三是优化ESG投资标准。监管部门要加快明确ESG投资产品的最低门槛要求,建立ESG投资产品服务集中展示平台,方便投资者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服务,也有利于数据服务商开展数据汇集工作,提供更精准的ESG投资产品数据信息;对于短期无法推出ESG投资规则的国家地区,可以推动开展ESG标签认证制度,明确认证条件、流程、监督等方面,开展自愿认证,促进金融机构对标认证条件,改进ESG投资产品服务。

四是强化ESG投资效果。政府部门需要推动ESG投资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巴黎协议》等国际目标看齐,加强参与和投票行动,帮助被投资企业和发行人改善ESG表现;加强投资社会和环境成效的定量评估,创造更大的社会效应,以此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可持续发展资金缺口较大的领域,从根本上优化社会资金配置。

来源丨经作者授权发布

编辑 | 王茅

责编丨兰银帆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